主頁 聯系電話 重要新聞 聯系我們
      浙石化技改檢修項目完成!節前設備要檢修,這些安全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發表時間: 2024-05-09 09:02:58

      作者: 石油化工設備維護與檢修網

      瀏覽: 532

      2024年4月24日,備受關注的浙石化技改檢修項目迎來了圓滿收官。檢維修作業是化工企業生產過程的重要環節,也是事故多發環節。流程君盤點檢修要點,6項檢修作業中的安全措施,一定要牢記。

      663c1e40817a0.jpg

      本次浙石化檢修包含全國單套規模最大的催化裝置 ——“45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化裝置”、全球單套規模最大的重整裝置 ——“2#380萬噸/年連續重整裝置”以及“2#52萬噸/年硫磺回收聯合裝置”“55萬噸/年烷基化裝置”四大裝置技改檢修。項目工期緊、任務重、風險高、隱患多、難度大,既有舊設備拆除和新設備更換,又有設備運輸吊裝和設施改造,既有設備的抽芯沖洗,又有設備內部受限空間的清理檢修,再加上空間內部情況不明、有毒有害氣體殘留、精密儀表和管線設施復雜,使得檢修工作困難重重。

      開工前,項目部進行施工過程推演,依據工期定施工人數、工器具安排、大型設備等,進行人員排布,采取網格化管理,充分考慮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技術難點,現場工人、安全員及施工監護按照50:1+1配比。項目安全部全面介入,自大修初期,全員履職盡責,堅守現場辦理工作票,開具各類作業票證1748份,進一步夯實了施工安全管理基礎。

      663c1e7734c1e.jpg

      在質量管控方面,主要涉及管道焊接、法蘭靜密封面檢查、換熱器清洗、塔盤更換、出口堰高切除、壓檢返修、機泵安裝、法蘭定力矩、防腐保溫。其中法蘭靜密封面檢查重點在于密封面的檢查,法蘭同軸度,平行度的控制,定力矩緊固。每片法蘭上面都要掛設靜密封面質量檢查控制卡,經質量檢查人員簽字確認后,由施工單位和業主單位雙方確認方可通過驗收。而項目塔盤出口堰高切除則嚴格要求控制在±3毫米,由于塔內中空,施工人員只能站在細小的支撐角鋼上進行切割,具有較大的施工難度,彰顯了精益求精的匠心態度。

      663c1e836fac1.jpg

      873塊盲板拆裝、206臺設備壓檢、48159立方腳手架搭拆、63臺換熱器檢修、17臺塔器檢修……面對千頭萬緒的檢修任務,一千多名福建安裝工程人員用20個日日夜夜的鏖戰,完成了四月天里的檢修“最強音”。

      檢修后的石化裝置,設備隱患有效消除,安全可靠性顯著提升,同時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為接下來煉化生產安全、平穩、綠色運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這6項檢修作業中的安全措施,一定要牢記!!!

      風險分析及安全措施——生產裝置檢修作業

      663c1eca6f621.jpg

      #NO.1  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泄漏的腐蝕性液體、氣體介質可能會對作業人員的肢體、衣物、工具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壞,并對環境造成污染。

      安全措施

      1.檢修作業前,必須聯系工藝人員把腐蝕性液體、氣體介質排凈、置換、沖洗,分析合格,辦理《作業許可證》。

      2.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

      3.低洼處檢修,場地內不得有積聚的腐蝕性液體,以防作業時滑倒傷人。

      4.腐蝕性液體的作業面應低于腿部,否則應聯系相關人員搭設腳手架,以防殘留液體淋傷身體、衣物、但不得以鐵桶等臨時支用。

      5.作業時,根據具體情況戴橡膠手套、防護面罩,穿膠鞋等相應的特殊勞保用品。

      6.拆卸時,可用清水沖洗連接面,以減少腐蝕性液體、氣體介質的侵蝕作用。

      7.接觸到腐蝕性介質的肢體、衣物、工具等應及時清洗;若有不適,應及時治療。

      8.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


      663c1f1b99f85.jpg

      #NO.2  轉動設備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轉動設備檢修時,誤操作電、汽源產生誤轉動,會危及檢修作業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設備(或備件)較大(重)時,安全措施不當,可發生機械傷害。

      安全措施

      1.檢修作業前,必須聯系工藝人員將系統進行有效隔離,把動火檢修設備、管道內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質排凈、沖洗、置換,分析合理,辦理《作業許可證》。

      2.在修理帶電(汽)設備時,要同有關人員和班組聯系,切斷電(汽)源,并在開關箱上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3.作業項目負責人應落實該項作業的各項安全措施和辦理作業許可證及審批;對于危險性特大的作業,應與作業區域安全負責人一起進行安全評估,制定安全作業方案。

      4.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在作業前和作業中均要認真執行。

      5.拆卸的零、部件要分區擺放,善加保護,重要部位或部件要派專人值班看守。

      6.在使用風動、電動、液壓等工具作業時,要按《安全操作使用說明書》規范操作,安全施工。

      7.設備(或備件)較大(重),需要多工種協同作業時,必須統一指揮,令行禁止。

      8.加強油品類物質管理,所有廢油應倒入回收桶內。

      9.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


      663c1f4c0eeb4.jpg

      #NO.3  高處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作業位置高于正常工作位置,容易發生人和物的墜落,產生事故。

      安全措施

      1.作業項目負責人安排辦理《作業許可證》、《高處作業許可證》,按作業高度分級審批;作業所在的生產部門負責人簽署部門意見。

      2.作業項目負責人應檢查、落實高處作業用的腳手架(梯子、吊籃)、安全帶、繩等用具是否安全,安排作業現場監護人;工作需要時,應設置警戒線。

      3.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

      · 使用安全帶工作時,按照《安全帶使用管理規定》執行;

      · 使用梯子工作時,按照《梯子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 使用腳手架工作時,按照《腳手架 使用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 在吊籃或吊架內作業時,參照《起重設備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4.高處作業時不應上、下同時垂直作業。特殊情況下必須同時垂直作業時,應經單位領導批準,并設置專用防護棚或采取其他隔離措施。

      5.避免夜間進行高處作業。必須夜間進行高處作業時,應經有關部門批準,作業負責人要進行風險評估,制定出安全措施,并保證充足的燈光照明。

      6.遇有6級以上大風、雷電、暴雨、大霧等惡劣天氣而影響視覺和聽覺的條件下或對人身安全無保證時,不允許進行高處作業。

      7.高處作業過程中:

      · 全監護人要經常與高處作業人員聯絡,不得從事其他工作,更不準擅離職守;

      · 當生產系統發生異常情況時,立即通知高處作業人員停止作業,撤離現場;

      · 當作業條件或作業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必須重新辦理《高處作業許可證》。

      8.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


      663c1f9140fb2.jpg

      #NO.4  動火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加熱、熔渣散落、火花飛濺可能造成人員燙傷、火災、 爆炸事故,弧光輻射、觸電等,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安全措施

      1.檢修作業前,聯系工藝人員將系統有效隔離,把動火設備、管道內的易燃易爆介質排凈、沖洗、置換。

      2.分析合格后,辦理《作業許可證》、《動火作業許可證》分級審批;

      取樣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變工藝狀態;

      動火作業過程中,如間斷半小時以上必須重新取樣分析。

      3.《動火作業許可證》由動火作業人員隨身攜帶。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清楚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

      4.作業人員必須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持有相應的資格證;在進行焊接、切割作業前,必須清除周圍可燃物質,設置警戒線,懸掛明顯標示,不得擅自擴大動火范圍。

      5.動火作業應設監護人,備有滅火器;作業時,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動火現場。在甲類禁火區進行動人作業,項目負責人要按規定提前通知專業消防人員到現場協助監護。

      6.進行電焊作業時,要檢查接頭、線路完好,防止漏電產生事故。

      7.氣焊作業時,氧氣瓶與乙炔氣瓶間的距離應保持在5m以上,2氣瓶與動火點距離應保持在10m以上,檢查氣管完好。

      8.高處焊接、切割作業時,需安放接火盆,防止火花濺落;同時,要清除下方所有的可燃物,地溝、陰井、電纜等要加以遮蓋。

      9.可燃氣體帶壓不置換動火時,要有作業方案,并落實安全措施。同時,設備內壓力不得小于0.98kpa,不得超過1.5691mpa,以保證不會形成負壓;設備內氧含量不得超過0.5%。否則,不得進行動火作業。

      10.作業人員離開動火現場時,應及時切斷施工使用的電源和熄滅遺留下來的火源,不留任何隱患。

      11.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


      663c1fc399d65.jpg

      #NO.5  密閉空間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密閉空間內存在有缺氧、高溫、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等隱患,安全措施不到位,易發生燃燒、爆炸,可造成人員傷亡等事故。

      安全措施

      1.聯系工藝人員切斷設備上與外界連接的電源,并采取上鎖措施,加掛警示牌;有效隔離與有限空間或容器相連的所有設備、管線。

      2.密閉空間經排放、隔離(加盲板)、清洗、置換、通風,取樣分析合格后,作業人員辦理《作業許可證》、《進入密閉空間作業許可證》,分級審批。

      取樣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變工藝狀態。

      3.作業前,準備好應急救援物資,包括安全帶、安全繩、長管面具、不超過 24V的安全電壓照明、防觸電(漏電)保護器以及配備通訊工具。

      4.監護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選擇好安全監護人員的位置;監護過程中,要經常聯絡,發現異常應立即通知作業人員中斷作業,撤離危險區域;同時,必須注意自身保護。

      5.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

      第一次進入密閉空間,必須佩戴好防毒面具(長管或空氣呼吸器),必須系安全帶和安全繩;

      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

      密閉空間作業人員實行輪班制,按時換班,及時撤至外面休息。

      6.密閉空間移去蓋板后,必須設置路障、圍欄、照明燈等,以免發生事故。

      7.進人密閉空間作業,必須在線分析,若有異常情況,應及時撤離。

      8.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


      663c1feeec5cb.jpg

      #NO.6  電氣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電氣檢修作業時可能發生電擊危險、電弧危害或因線路短路產生火花造成事故等,使人體遭受電擊、電弧引起燒傷、電弧引起爆炸沖擊受傷等傷害。

      此外,電氣事故還可能引發火災、爆作以及造成裝置停電等危險。

      安全措施

      1.檢修作業前,聯系運行人員切斷與設備連接的電源,并采取上鎖措施,在開關箱上或總閘上掛上醒目的“禁止合閘,有人工作” 的標志牌。

      2.所有在帶電設備上或其近旁工作的均需要辦理《作業許可證》,執行《許可證管理程序》。

      3.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符合“變電所工作時個人防護器材要求”),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運行人員簽署的意見。

      4.電氣作業只能由持證合格人員完成,作業時必須2人以上進行,其中1人進行監護。

      5.電氣監護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取得上崗合格證,有資格切斷設備的電源,并啟動報警信號;作業時防止無關人員進人有危險的區域;不得進行其他的工作任務。

      6.在維護檢修和故障處理中,任何人不得擅自改變、調整保護和自動裝置的設定值。

      7.電弧危害的分析和預防,對于能量大于 5.016J/m2的設備,必須進行電弧危害分析,以確保安全有效地工作。

      8.對于維修中易產生靜電的過程或系統,應該進行靜電危害分析,并制定相應措施和程序,以預防靜電危害。

      9.金屬梯子、椅、凳等均不能在電氣作業場合下使用。